新励志网(www.xinlizhi.cn),全新正能量励志在线阅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

郭台铭的创业秘籍

来源:新励志网 时间:2019-04-30 03:03:46 阅读:55次   

  郭台铭的创业秘籍
  
  郭台铭有一句广为转载的名言: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你周遭的人,就决定了自我的格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看得比较长远,空间就比较宽广,就不会对得失看得太重。
  
  郭台铭创业
  
  郭台铭曾经回忆自己在创业初期,同样面临借不到银行资金,也无政策扶持的窘境,最好的人才即使有钱聘请,也不愿意屈就小公司的窘境。
  
  这些处境,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处的境地,似乎没什么区别;但20年后,“鸿海系”纵贯整个IT代工产业链。
  
  正如今天我们看到多如牛毛的小企业,都在抱怨大同小异的问题和艰难,但三五载之后会怎样?或许三五年无法看出差距,但数十年之后,这些小公司又有多少可以成就大生意?小公司到大生意的中间,是什么在起作用?
  
  至少,创业35年,郭台铭勤勤恳恳工作了34年,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
  
  2008年在鸿海系遇到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的挑战之后,郭台铭再次返身,从计划退休的计划中二度出山,再次以每天工作15小时的精力、以59岁的高龄站岗。
  
  2009年鸿海半年报显示,2009年上半年税后净利284亿新台币,超越台积电260亿新台币。
  
  对于今年,他自信地估计,即使在不景气的情况下,整个集团的营业额将在600亿-650亿美元之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不断提醒记者,富士康还有新的梦想。“在E-commerce、云端、移动互联网。每个都是富士康的强项,我们只是没有品牌而已。”郭台铭说。
  
  下一步,每年李开复将在这三个领域孵化裂变出五个创业公司。可以想象,郭台铭将在其中,同以往在电视机零件、模具、连接器、机壳等转型跃迁中,找到下一个致胜点。
  
  从小做起: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
  
  1974年,24岁的郭台铭和几个朋友在*建立一家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一起承接塑料零件订单。
  
  鸿海成立不久,马上遭遇经济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经营十分困难。合伙的朋友决定放弃,但是郭台铭不肯,就借钱盘下了这家公司。
  
  这就是富士康帝国的开始,郭台铭的第一份生意主要从事电视机相关零件的制造。
  
  刚刚起步,郭台铭就受困于技术难关:工厂技术度依赖模具师傅。
  
  郭台铭拿着刚刚累积了几十万的资金,就开始盘算是否要投资模具工厂。
  
  在当时,中国经济大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其他不少企业家趁着中国经济起飞,有的炒地皮,有的囤积原料,都在等价格好时大赚一笔。
  
  和所有累积了第一笔不多资金的企业家一样,这一笔资金到底是去赚快钱还是去做实业?
  
  但是郭台铭放弃了后来涨了数倍的土地买卖机会,选择投资建厂,引进新设备,和信赖的员工摸索生产工艺和流程。这个过程非常辛苦,每天辛苦加班到深夜。以至于创业的前几年,郭台铭都在问自己:“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吗?”
  
  靠着第一批模具机器和和技术积累,鸿海开始和前十大制造商有了业务往来,开拓了第一批生意。
  
  于是,郭台铭省吃俭用,累积下来的又一批资本金不断被投入到购买更精良的设备上。1984年,鸿海从美国引入高级设备,整整花掉公司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不仅如此,随后的几年,相继从瑞士引进高级设备,聘请日籍顾问,又引进日本的精密机械技术。公司人员不到千人,郭台铭就慷慨地大笔资金送员工到海外学习。
  
  鸿海前十年的创业,完全依靠鸿海“有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
  
  和广大的国内中小企业一样,既拿不到太多的政府扶持政策,也无法拿到银行的信贷,仅仅依靠着小额资本不断推动企业发展。
  
  学习力:大变中找先机
  
  除了吃苦耐劳精神和强大的专注力,郭台铭还有极强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又变为对行业趋势的判断能力。
  
  在管理工厂的同时,郭台铭和所有重要的客户交朋友,了解这些人的想法,掌握一线厂商全球IT行业的沿革趋势,甚至,他还深入了解客户公司管理。
  
  1983年,鸿海就利用日本的进口设备,开发完成第一批连接器,正式进入PC领域,鸿海进入每年20%成长的稳定期。
  
  再过五年,鸿海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1000名员工、2.5亿元收入的企业。
  
  郭台铭没有放慢脚步,他观察到大陆的投资机会,开始大举进军,利用深圳的土地、人力资源,设下鸿海日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接下里的十年,鸿海大产能、低成本、高技术的竞争力,陆续从LG集团抢走苹果订单,成为思科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供应商,拿下索尼PlayStation游戏机订单,英特尔奔腾四连接器订单。不可思议的是,2003年,鸿海还同时拿下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订单。
  
  竞争:要做就做到最好
  
  在手机和TFT-LCD领域,鸿海远不是一个先进入者。
  
  早在1999年,各大厂商已经“为手机狂”时,郭台铭认为手机制造成本过高,一直按兵不动。
  
  一直等到手机价格足够为大众接受时,郭台铭拿下国际前列数家手机厂商的巨量订单。两年过后,富士康国际从鸿海集团单独分离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
  
  同样,在手机毛利往下走时,鸿海开始向TFT-LC和纳米技术进军,一举投入200多亿元,又从最后的进入者改头换面进入第一阵营。
  
  郭台铭下一步又在想什么?他的下个行业布局又渐次展开,这几年,鸿海宣布投入1000万美元设立上海安心购,重启IT渠道扩张计划。
  
  此前,鸿海通过旗下广宇转投资赛博数码布局内地零售渠道市场,目前已成长为内地三大3C产品零售商之一。在去年底内部高级主管会议上,郭台铭强调,“2009年将全力抢攻内地IT渠道市场”。
  
  也在今年,郭台铭投资1亿元台币与讯联共同成立康联生医科技公司,突然切入生物科技。
  
  还有一款未来的秘密武器——纳米技术,郭台铭在透露,纳米技术第一个商品化产品花了将近10年的研究时间,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公布。
  
  郭台铭的大行业图景正慢慢展开。
  
  郭台铭经典语录(摘录)
  
  1、竞争导向赢的策略:生意型态→经营的策略→建立系统→建立组织→找对人才。
  
  2、成功三部曲:策略、决心、方法,再加上有好的人才与组织去执行。
  
  3、接班人三条件:一是品德,二是责任心,三是要有工作意愿;至于太聪明的人,则婉拒。
  
  4、自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尤其是在未来5年到10年,到底掌握了哪些优势?
  
  5、鸿海是什么?打不死的蟑螂,刻苦朴实的水牛,贫瘠土壤中扎根的葡萄藤,振翅奋飞的孤雁,寂寞长大的地瓜。
  
  6、成功的省思:成功是一名差劲的导师,它给你的是无知与胆识,不能给的是下次成功必备的经验与智慧。

新励志网扫一扫(xinlizhi.cn),手机访问!

我要投稿 手机阅读 联系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