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最终入世,中国本土企业开始在本土与国(境)外企业展开市场竞争,竞争对手实力的差异、位势的差异、企业成长环境的差异、企业战略的差异、对资源掌控能力的差异等等决定了这场竞争的不对称性,当然,彼此的优势并非恒定不变的,从入世一年多的企业实践看,中国本土企业的一些比较优势正在消失。
一、得天独厚的布局已并不一定能够抢占先机
在企业地理布局方面,中国本土企业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在城市中心、交通枢纽、人口密集区域等“黄金口岸”都可以看到本土企业镇守多年的堡垒。外方企业进入中国后,将制造业大量布局于城市郊区或偏远的开发区,既享受了优惠政策,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维护了绿色产品的形象,高度信息化带来的电子发图、网上订单、专业配送使得企业效率并未因为地理布局而降低。外方的零售业更是深谙“二八黄金定律”,专注于能带来80%收益的20%消费群体,注重消费市场的细分,注重消费环境的优化,宽大的停车设施、周全的货源保证、便利的配套服务、良好的购物环境、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带来的价格优势使有车族举家成为回头客。本土零售业却因为地处商业中心,营业空间受限、运营成本高昂、经营规模过小导致成本偏高,停产难、购物环境拥挤、交通堵塞使不少消费者(尤其是优质客户)望而却步。
二、对顾客的熟悉、了解优势没有转变为相应的客源优势
中国本土企业,尤其是一些老字号企业,在所处社区经营多年,与消费者建立了比较深的感情,对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比较了解,对顾客群比较了解,与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比,具有先天优势,但是这种熟悉和了解更多停留在感性层面上,本土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需求的变化缺乏科学的跟踪分析,对客户需求的构成没有合理细分,也没有将客户动态档案电子化,对客户的定期回访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对重点客户的感知和了解主要存储在分管人员的大脑和更新极不及时的纸质记录上。
中国本土企业的一些优势正在消失
来源:新励志网
时间:2019-04-28 14:05:57
阅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