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品牌的建立也非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相比起实际的产品来,管理咨询的产品看不见,摸不着,创立一个品牌并使它保持长青,无疑更有挑战性。麦肯锡花了近百年的时间,才打造出自己的金字招牌。中国的管理咨询不过区区十余年历史,其品牌之路,无疑更为曲折。笔者总结十余年来新华信的品牌塑造经验,也许能在中国市场营销的历史上,留下一点感悟。
建立新华信品牌的第一步是艰难的。首先在于当时的环境。十多年前的中国市场,正是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方兴未艾,管理咨询也“小荷才露尖尖角”。大多数企业在接触到管理咨询时,脑子里不是疑惑的“?”——这几个小年轻能解决我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吗;就是不屑的“!”——这些顾问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别说认可品牌,起码的信任都没有。因此在这段时间,新华信基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品牌建设,每天都在拼命的抓单子,拼命的找客户。的确,在国际大公司,和国内当时的领先者的面前,新华信就是一个初出毛庐的小孩子。所以,在创业之初,就大张旗鼓的做品牌,是不现实的。当务之急是先活下来,“仓廪实然后知礼节”,在新华信,也是先抓单子再建品牌。
不过,抓单子并意味着放弃品牌。为了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新华信当时选择了一条联盟的道路。1995年,新华信与已有40多年历史的美国凯通咨询公司(WKI,WilliamKentInternational,Inc.)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合作的一方是国际经验丰富的老牌咨询公司,而另一方是只有两岁、稚气未脱的中国小公司。在联盟的过程中,新华信坚持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坚持自己的品牌。在谈判过程中,新华信同意了凯通在业务分工上的意见,但坚决不同意沿用美方品牌,提出在中国必须保留新华信的品牌,合资不合牌。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之后,对方同意了。
这一决定可以算是新华信十年历史上最关键的决定之一。好比在悬崖的边缘行走,如果有稍微的犹豫退缩,新华信品牌就会被时间和市场规则无情地淹没。就是凭借这点坚持,在双方友好结束合作关系、外方最终不得不因自身战略失误放弃中国市场后,新华信依然以sinotrust的名义活下来了,并且活的越来越好。联想到许多国内品牌与外资合作后逐渐湮没,我们应该庆幸在当时的情形下,新华信始终保持了清新的头脑,坚持自己的独立原则,这样,才有现在在中国管理咨询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新华信”三个字。
品牌长青
来源:新励志网
时间:2019-05-01 02:30:07
阅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