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心”非柳条筐,哪能啥都往里装。培养下级是根本,标本兼治才应当。
S公司最近又出现了一起管理“事故”:生产部准备课的一台国产数控机床出现了故障,经设备课维修人员检查,发现是一个专用规格的保险丝烧坏了,根据公司体系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维修人员填写了采购申请,经设备管理部门的课长和部长审批,很快提交到采购部,经采购部门审核后,交由钱采购员进行采购。
钱采购员还很负责,几天来亲自跑了好几家商店,又电话联系了好多家商场,均没有这种规格的保险丝。时间一晃,几天就过去了,由于设备停产造成生产停滞的影响开始显现了,也引起公司各级管理者的重视,纷纷开始介入,询问前因后果,何时可修复。在这种压力下,很快,设备课查找到生产厂家的电话号码,钱采购员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立即告诉他在S公司所在城市就有代理商,直接去购买就可以了。钱采购员与代理商联系上后,事情很快解决了,然而近一周的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已经造成。
事情过去了,S公司又恢复了“正常”。在一次管理人员会议上,某位公司领导指出:从这件事情中反映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很差,从维修人员提交采购申请,中途经各级审批,到采购员实施采购,整个流程都符合要求,但是就是因为维修人员没有写明设备生产厂家的电话号码,而其后的各道关口也没有注意,导致采购受阻,最后绕了个大圈子,等于又一次重新进行了采购申请。如果责任心强一点会怎么样?如果在采购流程中的每个人都加强一点责任心,则这种看似谁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而出了问题谁都不承担责任的情况就可能得到避免,从而有效的避免损失。而大家也基本上认同这种观点,纷纷表示要加强责任心,避免类似情况的再发生。但是,实际上真的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