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要为业务服务,这已经成为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一条基本规律。如果信息化不能支持业务的发展和运作,那么信息化建设就失去意义了。
但很多惨痛的案例也让企业反思信息化建设的这项原则:业务部门作为需求的提出者,一定就要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者吗?真的是要由业务部门来决定信息化需求,IT系统建设就可以一往直前了吗?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双方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谁来主导
对于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达成共识。
在企业内部,信息化需求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根据信息和业务部门双方对IT需求的决定权程度不同,将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启蒙阶段、IT部门决定阶段、业务部门决定阶段、IT与业务部门共同决定阶段。
其中,IT部门决定需求的阶段通常是企业刚刚尝试信息化,应用水平比较低,部门人员各自为政,没有专门关注需求拓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一般是由企业信息部门的技术人员(或外部软件开发商)在向企业业务部门了解了基本的信息化需求后,提出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业务部门没有异议,便按照该方案实施开发。
这种由信息部门主导需求的IT建设模式,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知识背景的不同和理解上的偏差,技术人员很难做出真正符合业务部门需要的方案,然而这样往往会导致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不好用、不适用,不能有力地支撑业务的发展,相反也会给业务部门带来许多烦恼。
但如果由业务部门主导信息化需求,业务部门会关注如何解决部门碰到的问题,这样思考的角度难免会陷于局部和短期,他们就会将信息化投入成本视为信息部门单独处理的问题,同时业务部门也就俨然以评判者自居,超然在信息部门之上“指点江山”。
并且由于业务部门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并不深入,往往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这就造成信息部门难以处理相关的需求,同时双方会相互猜疑对方的工作能力和协作诚意,给充分的进行沟通蒙上了阴影,影响到今后的工作开展。有时,信息部门还可能发现业务部门提出需求的连续性下降,出现了多变和泛滥的趋势。信息部门会感到业务部门需求一天一个变,难以招架,信息化建设项目也会由于需求的不断变更,一拖再拖,难以收尾。
信息化权力之争导致项目内耗
来源:新励志网
时间:2019-05-01 02:20:50
阅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