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商业=手雷?
看过著名导演冯小刚先生执导的贺岁片《手机》后,深深地感到这的确堪称一部完美的商业化电影,同时我也发觉,在整个电影运作过程中,营销在影视制作和推广过程中被运用得酣畅淋漓,巧妙绝伦,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个影视营销新时代的悄然来临。
一个极具营销运营空间的电影题材
电影题材的魅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名导演和明星的组合为其赋予了光辉的发展前景之下,所以吸引了有实力的赞助商更多的关注。《手机》的题材也与投资商的领域非常吻合,摩托罗拉通过赞助这部电影,体现其引领未来的先进科技和强大技术的优势。这部影片还未上映就已经全部收回了投资,摩托罗拉400万元、中国移动80万元和BMW120万元的企业赞助总数就高达600万元;音像版权卖了800万元;同时还有电影频道和贴片广告收入预计也有2200多万元,片方将收益率预定为10%左右。
完美的剧情点燃生活化的贴片广告
对于电影来说,贴片广告是最主要的广告收入来源,甚至直接影响制片方的市场收益,但是电影的贴片广告操作不当或过于频繁也会影响到影片的整体氛围。电影是不同于电视剧的,电影的贴片广告是缺乏弹性的。如果没有以手机为剧情主导线的演绎,怎可能让摩托罗拉手机有如此之高的屏幕曝光率。剧情的设置无疑给摩托罗拉、BMW和中国移动以更多的渗入机会,使得贴片广告融入的是那样的自然协调,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广告,接受广告传播的信息。很多看完《手机》电影的观众不无感叹地说“下次买手机就买摩托罗拉”,可见这种电影贴片广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无疑也是一种最贴近消费者心理的广告传播形式。我想如果摩托罗拉的老总听到这句话,他一定认为很值。
当伍月收看严正一的节目,痛苦地伏在床上流出眼泪的时候,荧屏上正好插播中国移动“沟通从心开始”广告——这是很生活化的一个场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可能感觉不深,但对于所谓的营销人来说,这种广告才称得上天衣无缝,它能和传播载体完美融合,这就是绝妙。放眼当今广告,我们总是感到有些牵强,接受时也总是有点那么疙瘩。《手机》这部电影好像是在为摩托罗拉手机专门制作的一部经典的电影专题片,难怪摩托罗拉一出手就是400万元,绝对超值!为什么这样说?经过简单分析我们就知道了,TCL手机请金喜善做广告是1000万元片酬,另外还准备了6000万元进行后期市场推广,娃哈哈花了1000万元片酬请冯小刚和周星驰为其茶饮料拍广告,况且导演的费用还另算。这就是机会,而机会就是金钱,机会就是发展。然而机会是平等的,令人遗憾的是国产手机为什么没有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让摩托罗拉做了个一锤子买卖?
《手机》卖了多少钱?
来源:新励志网
时间:2019-05-01 02:29:33
阅读:次